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

2019 電視

注意:此頁面為2019年度,其他年度不適用


2019/10月更新

Panasonic台灣發表了幾款台製液晶電視:
EX550→GX600 (與前代相比 增加HDR10、HLG)
FX600→GX750 (與前代相比 增加Dolby Vision、Dolby Atmos(杜比全景聲)及藍芽音訊功能,並搭載HCX晶片)
FX700→GX800 (與前代相比 增加Dolby Vision、Dolby Atmos(杜比全景聲)、並搭載HCX晶片)

依這樣看來GX750跟GX800似乎只差在區域控光及動態Hz數
不過看了實機後 實際表現還是有些許差異,整體來說畫質表現基本上新款都比前代更進步,也更接近前待較高階的表現(GX750比FX600進步,接近FX700表現;GX800比FX700進步,接近FX800表現)

台灣GX750的規格相對來說挺不錯的,畢竟國外要GX800以上才有HCX晶片、Dolby Vision、Dolby Atmos

Panasonic今年開始是日韓系一線品牌唯一同時跨界支援DolbyVision及HDR10+兩大陣營的

至於今年日本製機種於10月推出GX900、GX880、GZ1000、GZ2000等型號
FX800→GX900 (10bits/120Hz面板)
FX770→GX880 (10bits/120Hz面板)
FZ950→GZ1000 OLED
FZ1000→GZ2000 OLED
與前代相比 皆增加Dolby Vision、Dolby Atmos等
(今年做法蠻奇怪 以往就算是10月才上市也都是4~5月的發表會就全部發表 所以不懂今年為何變成這樣 4~5月那次的發表會竟然隻字未提@@
不過售價比其他品牌同等級機種更便宜(而畫質也優於其他品牌同價位機種 CP值也是很不錯的

今年的情況來看,亞洲地區跟歐洲地區的陣容有些差距,歐洲多數以VA面板為主,而亞洲(包含紐澳)及美洲(加拿大)則以IPS面板為主
而且亞洲地區 香港GX880H、紐西蘭GX880Z及GX850Z、澳洲GX850A及台規GX900都是取代原本玻璃邊框的FX800的接替款(10bits/120Hz面板),歐洲2019年款液晶電視看起來只有75吋是使用120Hz
比較特別的是GX900這次有跟日本GX850(GX855)一樣的防震底座設計
台規GX900是用10bits/120Hz面板(同日本GX855、也等同香港GX880H、紐西蘭GX880Z及GX850Z、澳洲GX850A),是取代FX800的機種


另一方面,從HDTVTEST的GZ950評測來看,GZ依舊是市面是畫質最好的電視無誤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UQlEsTTibk

此外GZ2000較為特別,就歐洲發表會來看GZ2000是採用客製化面板,這是由松下工程師自己調校的面板,不像其他品牌或機種都是直接使用現成的面板,只有透過其他濾鏡、晶片等後天處理,而是向供應商取得半成品後自行研發調整,再搭配自家獨特的濾鏡、晶片處理,因此GZ2000的亮暗細節各方面又都在其他機種之上
其實Panasonic的OLED本來就已經在亮暗細節層次及色彩表現上都完勝其他品牌了,所以現在可以說是又更上一層樓


今年Panasonic跟LG也學去年三星,把數字加大一號
(三星2017年的MU6系列到了2018年接替款為NU7)
今年Panasonic的GX7就是接替去年的FX6;LG的UM7就是接替去年的UK6
都是把數字往上加一號 (更高階的類推)


其他品牌陣容:

A9G 55/65/77 X1Ultimate
A8G 55/65 X1Extreme
Z9G 85 (8K)
X95G 55/65/75/85 X1Ultimate (取代X90F)
X85G 49/55/65/75 X1
X80G 43/49/55/65/75 (取代X75F)
X70G 43/49/55/65

RU7100 43/50/55/58/65/75
RU7300 49/55/65 (curved)
RU7400 43/50/55/65
Q60 49/55/65/75/82
Q70 55/65
Q80 55/65/75
Q90 65/75
Q900 75 (8K)

其實說實在話,近兩年中階到中高階機種的差距都不會太大,尤其在絕大多數非HDR畫面來看,這兩年 X7000~X8500、FX600~FX800、GX750~GX800、NU7、RU7 絕大多數畫面來講 差距都不算大...

簡易等級對照表:

同價位同等級相比 Panasonic的畫質確定勝過SONY跟LG

SK85跟SM90差不多 (SM8都較差)
Q7F也比Q7R好

C8跟C9的話:
C8比較亮豔 顏色比較濃深
C9暗部細節比較好一點點